1. 首页 > 梦境解析心理学 > 文章页面

自己找婆家(自己找婆家by摆夷)

实小附幼工作室分工原来 拉郎配 现在 找婆家

很多朋友对于自己找婆家和为什么经常做梦找婆家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男朋友家里拆迁,我要一百万彩礼有错吗为什么他和我分手为什么贫贱不移,富贵不忘男朋友家里拆迁,我要一百万彩礼有错吗为什么他和我分手

经常听到人谈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时,说的必不可少的话题就是“彩礼”二字。

找婆婆妈的好处

那么古代,常常说有三金六聘、之后又有八抬大轿的明媒正娶,这只是一个礼节。

而如今,这种礼节已经变相了,是那些想不劳而获的人,能合理合法快速致富的一种最简洁的途径之一。

我们国家的文化气息是相当浓厚的,古人尚且都知道来而不往非礼也,可我们现代人却为什么总喜欢装糊涂。

那些刚因为嫁女儿,就张口闭口几十万、几百万的,当你女儿嫁过去时,你又能给他们家赔多少嫁妆呢?!

我觉的彩礼和嫁妆两个几乎是对等的,它们形成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使一家人快速的致富,而是一种礼节,也更是一种对二位新人组建新家的祝福或者说是启动资金。

作为父母的都是过来人,一个家庭的安稳幸福看的是两个人的心,而不是对方家庭有多少钱。

如果一味地给女儿找婆家看重钱财而忽视了对方的人品和性格的话,无疑是拿女儿后半生做一场赌注。

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么浅显得道理,我相信一个正常人都懂,所以无论你是父母还是女儿,在找婆家的时候,希望你注重的是人而不是钱。

小吴(化名)大学毕业后,也没找到心仪的工作,他的心态是,大公司进不去,而小公司又不想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态度,他和有些大学生一样,学倒没学个什么,这四年里,女朋友倒是换了不少。

这不,他现在的女朋友,就是在大学谈的最后一个,两个人的关系一直保持到现在。

都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小吴的女朋友小美(化名)毕业后,也是如此,工作看上她的不想去,而她看上的人家又不要她。

两个人毕业也有三年之久了,依旧是每天抱着混日子的态度,现在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时,小美将小吴带回家后,但她的父母却是各种嫌弃。

虽然小吴的家离市区不远,但总归是在市区之外,这段地皮也显得不值钱,看在过上个几年,这个市区的规模扩大,能不能把他们家也纳入规划的范围之内,可是现在他家依旧什么都没有。

父母是做小吃摊生意的,一年下来差不多刚够生计,小吴这四年大学也是这小吃摊供出来的,所以他的父母也根本没攒下几个钱。

小吴早早就在村里听说了,他们这里要被征收修高铁,可没想到的是,在今年的六月份,征收通知单就下来了。

他大概估算了一下,这个家拆迁后,房前屋后加起来,差不多有400多万。

小吴想着小美的父母嫌弃自己的家穷,这下好了,当知道自己拆二代身份板上钉钉的时候,他的自信心直接飙升到了一百。

也迫不及待的把这件事告诉了小美,表示自己的家庭不是你父母想的那么不堪。

而小美将这件事告诉母亲后,小美的母亲只是问:“你真的很喜欢他吗?”小美回答:“都谈了几年了,肯定是真情啊!”随后小美母亲又说:“那你让小吴什么时候来咱家一趟吧,我有事给他说。”

也就这样,小吴第二次来小美家时,没有了第一次的唯唯诺诺、小心翼翼,他这次反而变的信心十足,大方了起来。

而小美的父母这次也态度缓和很多,也不是第一次咄咄逼人的态度。

在饭桌上,小美母亲说道:“上次我不同意你们俩,是我还不够了解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而自从你走后,小美也天天以泪洗面,我能看出来你们俩是真心相爱的。所以为了我女儿,我也不想棒打鸳鸯,留下一个恶人的名号,你们俩的事我同意了。”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小吴又不傻,他肯定知道是因为他即将拆迁才话风突转的。

小吴当然高兴了,端起了酒盅敬了未来的老丈人一杯,并保证自己娶了小美后,一定会用心待她的。

小吴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什么都可以水到渠成的办下去,也请了媒人去小美家里说这个事,可没想到的是,他们提出的条件却让小吴一家人傻了眼。

家里必须买一台五六十万的车,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彩礼必须100万。

听到这个数字,小吴心都快凉了,而小吴的父母更一万个不可能,并说道:这是什么闺女,能值这么些钱,不是要人命吗?!

随后小吴也把小美约了出来,当面质问道:“我家这拆迁款还没到呢,你家就这么着急想分一杯羹啊?这彩礼是你提出来的还是你的父母?”

小美也毫不客气的回道:“这是我的意思也是我父母的意思。怎么你家拆迁400多万呢,我们就要100万彩礼,这就多了?他们生我养我,供我读完大学,这些钱应该不比这些钱少吧?!”

听到这话后,小吴差点没气晕过去,直接回了句:“对不起,那这婚我不结了!你的要求不算过分,但恕我能力有限!”说完后,拿起了桌上的手机,头也没回的走了。

看来人都说“财不可外露”这是真的,大家都讲究的是闷声发大财,如果你一旦有点小钱就在那里耀武扬威,就犹如小吴一样,存心是给自己找难堪。

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小美父母态度的转变,爱财之心人皆有之,但拿着女儿的终身幸福来换取这一百万,本来就不是一个当父母应该做的。

小美的父母作为过来人,也知道夫妻两个人生活的不易,可他们为何还这般的狮子大张口呢?

我想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们的本身就穷害怕了;第二个是,小吴家有拆迁款400多万,只拿走1/4作为彩礼在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

可最后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却理解错了,大家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而且这钱还没下来呢,你却先要100万,那下来后,这个家的日子真的还能过下去吗?可能是天天的鸡犬不宁吧!

我们可以来假设一下,这些钱是透明的,如果老丈人要盖房子了,女婿有拆迁款女婿出;丈母娘得病住院了,女婿有拆迁款女婿出;儿子要娶媳妇没钱了,女婿有拆迁款女婿出。可能他们老两口晚上还回去,用笔在那算,看看这拆迁款还剩多少!

如果你不掏,就会到处诉说,女婿有钱却是白眼狼,一毛不拔,而中国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怕别人说,永远只会活在人口中,也就是好面儿,碍于名声,到最后肯定被刮的一干二净。

做人,收起浮躁之心,谦虚谨慎,步步为营才是正道

在本案例中,小吴就是一个浮躁的人,在他不知道自己房子被征时,就是一个穷酸的社会青年,没有什么志向,说白了还是靠父母。

而打心底的那种自卑感,也就是第一次去小美家他才感受到,所以在他心里他特别的想挣这一口气。也就是这种心理,让他在知道自己有拆迁款赔偿时,想急切的证明自己的能力。

最后也就迫不及待的把这件事,告诉了小美,而后面的结果也都看见了,他面子和自尊心的确在小美家找回来了。

可随之而来的就是条件的水涨船高,一下子把小吴给噎住了。

所以啊,做人还是要谦虚谨慎,把每一步想好了,再走下一步。这就犹如一盘棋,也许你前期看似吃了对方不少兵卒,可后来却让对方步步为营,直接给你将了军,就是神仙也就不活了,

做人是这样,那么婚后过日子也是如此,这样才可能慢慢的接近自己想过的生活。

为什么贫贱不移,富贵不忘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至今人们还用“相如卖赋为生,文君当庐卖酒”来比喻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

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字长卿,擅长辞赋。从小聪明好学,才智过人,而且好学击剑之术,所以他的双亲就替他取了小名叫“犬子”(取其便捷之意)。当他求学之后,很是仰慕蔺相如的为人,于是改名为“相如”。起初,他用金钱谋了个郎官,侍奉孝景帝,职位是武骑常侍。这本不是他的兴趣,况且景帝也不甚喜好辞赋。此时正值梁孝王人京,带着许多口才甚好的游说之士:如山东的邹阳,江苏的枚乘,沂江的庄忌(夫子)等。当司马相如见了梁孝王以后,内心倾慕,于是,借生病为原由辞了官,投奔到梁(开封)地为客,梁孝王就让他和这些读书人同住,使他得到了讨论学问的机会。在梁孝王府的几年里,相如勤奋地攻读诗书,写了著名的《子虚赋》。只可惜梁孝王徒有爱才之虚名,不知相如之才,所以,相如在梁孝王府内时日虽久,却没有得到重用。梁孝王死后,相如又回到了老家四川。但此时,相如父母已亡,家道衰微,已经穷困到无以为生的地步了。

相如平素与临邛令王吉的交情较好,而王吉也曾说过:“相如啊!如果你久宦无成的话,可以来看我。”于是,相如就住进了临邛县城廓下的一座小亭中,而临邛令每天装着很谦恭的样子去拜访他。起初,相如还见他,可后来,便干脆说生病,叫侍从拒绝了,可是王吉却装得更谨肃而有礼。

在临邛,财主非常多,比如卓王孙就拥有家僮达八百人之多,程郑也有数百人。有一次,他们二人商议说:“听说县令有一位贵客,我们备桌酒席把他们一起都请来,如何?”

当县令来到卓家时,客人已经到了百数十人。等到了正午,便派人前往请司马相如,可相如却称有病而拒绝了。相如没有到,临邛令居然不敢进食,而且还亲自前往迎接,相如出于不得已就勉强答应了。当相如到的时候,在座的客人没有不被他的风采所倾倒。

酒菜酣饱时,临邛令亲自把琴瑟送到了相如的面前,说道:“听说长卿精于此道,愿闻一曲以助兴如何?”司马相如嘴上虽然辞谢,可手上却拔弄了一、两首曲子。但闻曲声悠扬,满座惊绝。

未曾想,这优美的琴声惊动了一位闺阁少妇,她就是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文君是卓王孙心爱之女,曾师从名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当地有名的才女。此时文君刚刚丧夫不久,在家闲居,百无聊赖,于是以弹琴消磨时光,打发岁月。这一天,文君面对满园春色,痴痴发呆,想到自己不幸的命运,不禁潸然泪下。正在神伤之时,忽然听到这优雅的琴声,怦然心动,于是便抚琴相和。

在前庭的相如,听到附和之琴声,大为惊奇,便问原由。卓王孙以实相告:“此小女文君也。”相如素闻文君貌美有才,今日闻其琴声,果然不同凡响,于是,请求相见。卓王孙传话后宅,叫文君出庭。不一会儿,但闻环珮叮当,文君袅娜而出。相如抬头观瞧,但见文君国色天香,艳丽宜人,不觉为之倾倒。文君见相如雍容闲雅,容仪姣美,也为之心动。四目交合,便不能再分离,正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千里姻缘一线牵”。

宴罢归去,相如茶不思,饭不想,眼前梦里,只有文君之倩影。遂托媒人,携重金到卓府求亲。卓王孙虽慕相如之才,但见他家道中落,居然看他不起,于是就婉言谢绝了相如的求婚。相如并不甘心,又屡次三番求亲,卓王孙终不同意。后来竟把求亲人逐出门外。

文君得知情形,上告其父:“小女无福,夫君早亡,闲居家中,拖累父母。儿今见相如品学兼顾,人间少有,愿以身相许。”卓王孙听了,勃然大怒,曰:“宁愿汝老死闺中,亦不同意。”文君掩面哭泣而去。

相如见求亲不成,便用重金买通了文君的侍者,传达了羡慕心意。文君见相如托人相见,大喜。于是,趁夜离开了家,私奔到相如那里。二人知道卓王孙会派人前来追索,于是连夜逃奔到异地他乡。

卓王孙知道女儿私奔后大为震怒,说:“小女实在太不成材,我虽然不忍伤害她,可是一分家产也不会给她。”也有些人曾经多次劝过卓王孙,可是他却始终不听。

相如和文君逃奔日久,盘缠渐渐用完。一日,文君告曰:“长卿啊,只要回到临邛,向亲戚借贷也能够维持生活,我们何必自苦如此呢?”相如看着因连日奔事而日渐憔悴的妻子,只好点头称是。于是,相如文君二人回到临邛,把车骑统统卖了,买了一家酒馆。文君亲自在酒炉前酌酒亮相;相如却自己穿了条“犊鼻裤”和酒保、佣役在一块儿打杂,在大庭广众之前洗涤碗盘。因为价钱公平,童叟无欺,夫妇二人的酒馆虽不兴盛,但却也能度日。卓王孙知道后,觉得给他真是丢尽了面子,连家门都一步也不敢出了。一些亲戚、长辈就来劝他道:“而今你只有一男二女,家中缺少的绝不是钱财吧?现在文君既然已经和司马相如结了婚,而且相如也已厌恶奔波的生活,他虽穷,可确是个可依可靠的好人才呀,况且又是县令的朋友,何必这般看轻他呢!”卓王孙虽恨文君私奔之耻,但文君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于是便分给了文君百余个童仆,百万两钱财,手中一些嫁妆细软之物。起初,相如坚辞不受,文君劝日:“吾父诚意相授,为何不取?否则,倒显得你我心胸狭窄!”于是相如和文君接受了礼物,回到成都,置买了田宅,竟成为一时之富豪。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有一位四川人名叫杨得意,他是侍奉皇上猎犬的狗监。当时皇上(武帝)正在读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而且极为赞赏,自言自语地说:“可惜我不能和作者同时呀!”杨得意马上接着说:“这篇赋的作者,正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皇上一听大为惊喜,下诏马上召见相如。相如说:“我确实写过这么一篇文章,但是,那只是叙述诸侯游猎而赋的,内容还不甚可观,不如让我再写一篇天子游猎的赋。写好之后,即刻奉上。”皇上听后,满心欢喜,一口答应,而且亲自叫尚书准备笔墨和纸张。

相如用“子虚”(虚构的言辞,称赞楚国的美)“乌有先生”(没有这回事,来诘难楚事)“无是公”(没这个人,以表明天子折中的大义)三人的对话来铺叙天子、诸侯苑囿的美。在最后一章中把主旨归结在“节俭”上,借以达成“讽谏”的意思,赋篇奏进天子后,天子大悦,封相如为郎宰。

相如做了几年的郎官,适逢唐蒙受命往经略夜郎和樊中二地,动员了巴、蜀二郡的吏卒千余人,郡中又增援了水陆运输补给人员万余人,并且引用“军兴法”(地方征聚财物供军用)杀了大帅,于是巴、蜀的百姓大为惊恐,天子得知后就派司马相如去责难唐蒙,并且告示巴、蜀百姓,这并非皇上的意思。

相如虽做高官,但没有忘记文君贫贱相守之贤。回归家中,常和文君谈诗论赋,抚琴相嬉,感情甚笃。后来相如竟辞宰不做,与文君回归故里,休养于园林之间,共享天伦之乐,和亲而终。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贫贱不移,富贵不忘的爱情故事,为后代挚爱男女争相效仿,传为佳话。

历史上这种夫妻相得的例子不少,北宋名相寇准夫妻也是一列。

寇准是宋朝很有名的宰相。他忠于职守,智慧过人,学识渊博,能言善辩。一部《杨家将》将他描写得神乎其神,使他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无论是载人野史的,还是民间口头传颂的都不少。这里,我们讲讲寇准拜妻为师的传说。

寇准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留下他和母亲过着贫苦的日子。他母亲为了把他抚养成人,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省吃俭用。即便如此,娘儿俩也仅能凑凑合合地填饱肚子,相依为命。所以,小寇准根本没有钱去念书。十多岁了,还一个字也不认识。

当时正值五代十国的后期,兵连祸结,烽火四起,战争连年不断,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命。寇准的家乡也聚积了不少难民。一天,一个女子逃到寇准家里,她大约十五、六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亭亭玉立。寇准母亲觉得这个女子怎么看怎么俊,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惹人爱,于是就想把此人留到家里。寇母一问这女子,这女子满口答应,因为她的爹妈都在战乱中丧生了,家里再没有第二个人照料她了。不久,寇准就和这个俏丽的姑娘结婚了。此姑娘姓李,所以,当地人称之为“李氏”。

天下越来越乱,老百姓苦不堪言。寇母一直想给寇准请个先生,让寇准学点知识,以便将来能成点大事,整顿国家,报效民族。但毕竟家境太贫寒了,除了勉强吃饱,半文不存,哪里请得起?因此寇母心中很着急,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媳妇李氏看出了婆婆的心思,她对寇母说:

“母亲不用担心,我小时候父亲曾教我《四书》、《五经》、天文地理。如果您信得过我,儿媳愿意为师,教好丈夫是我的心愿,教不好,拿我问罪!不过有一点,若让我教得寇准,他须先行拜师之礼!”

李氏又向寇母阐释了行拜师之礼的意义,她说,严师才能出高徒,行拜师之礼,为的是对寇准严格要求。

寇母一听,真是青天里拣了一块金子!常言道:有福之人不用忙,没福之人忙断肠。想不到半路上拣来的媳妇,还有这么多学问!寇母很高兴,立刻眉开眼笑地对媳妇说:“只要能教寇准上进,怎么办都行。”于是,寇母急忙唤过寇准,让他给坐着的媳妇行三拜九叩之礼。

这寇准从小是母亲拉扯大的,再孝顺不过啦。但现在母亲要他拜妻为师,寇准觉得不好意思,又不服气。他一边看着母亲,一边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寇母很生气,把眼一瞪说:“大胆寇准,还不快给我行拜师之礼!”寇准没办法,只好朝妻子行三拜九叩的拜师之礼!李氏坐在那里,故装正经,看着寇准那勉勉强强的样子,差点笑出声来。

这李氏乃是官宦之家的后代,只是由于父母死于战乱,才流浪他乡。她从小聪明,读了许多书籍,真可以说是《四书》、《五经》,无一不通;天文地理,无所不晓。只几天的工夫,李氏的才识就使寇准由衷地钦佩。寇准对李氏言听计从,真以师相待。于是李氏鼓励寇准要效法苏秦,立志必愤,规定早起晚睡,不得偷懒,安排的“作业”他须如数做完。这寇准天生聪明,过目不忘,用心攻读,长进很快。把寇母高兴得眉开眼笑,嘴都合不上了。

转眼半年过去了。寇准觉得肚子里的墨水不少了,慢慢地惰怠了起来,甚至连“作业”都不想做了。李氏批评他的不对,他竟然和李氏吹胡子瞪眼。李氏一看,勃然大怒,杏眼一瞪,指着寇准说道:“自古师道尊严,长者为师。你既拜我为师,就得听我指使,不得有半点胡来!我今天谅你初犯,再给你一个时辰,做好作业,否则,戒尺伺候!”说完,李氏拂袖而去。

寇准听妻子这么一说,不觉气上心来。心里话:“自古以来,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咱们情况特殊,夫妻恩爱,你又是我的教师,我让着你,没想到你当了几天先生就拿起架子来了!在我面前想耍威风,没门儿!今儿个,作业我是坚决不做,看你怎么办!”想罢,把书哗地一掀,躺在炕上睡起觉来。

一个时辰过后,李氏又来检查作业,一看寇准那个姿态,气就不打一处来。心里直埋怨:“寇准啊寇准,你怎么不理解我的苦心,还做出个不屑一顾的样子给我看,我今天让你尝尝我的厉害。”于是,她取出戒尺,大声说道:“没出息的东西,你竟敢违师命,偷懒睡觉,拿出手来!”说完抓起寇准的手,“啪啪”就是两拍子!

寇准做梦也没想到妻子竟然会打自己,而且板子是那样的厉害,打得手心火辣辣的痛。所以,当时就火啦,对着李氏就是一拳,将李氏打了个跟头。

就在这时,寇母来了。一看寇准打了媳妇,气得脸色铁青,扭着寇准的耳朵骂道:“畜生,你这不知好歹的畜生!老身因为没有钱给你请老师,把眼都快哭瞎啦。今天,好不容易娶了个好媳妇,教你念书,期望你能长大成人,报效国家,不想你倒撒起野来!我不打死你这个没良心的畜生才怪!”说罢,寇母顺手拿起一把笤帚,对准寇准劈头盖脸地打了下来,只打得寇准满地打滚,大声求饶。

李氏一看婆婆大动肝火,往死里打寇准,心里可急坏了,她惟恐把寇准打坏,有个好歹。于是赶忙上前抱住婆婆,给寇准说情,请求寇母饶了这一回。寇母这才气喘吁吁住了手。寇母从屋里搬出一条板凳子,让媳妇坐在上面,自己也坐在一头,然后让寇准跪在媳妇面前赔情。李氏一想,这样也好,杀杀“冤家”的威风,此后对学业更有好处。

当时正是炎热的六月。俗语说,六月的天,晒死獾。这天都快晌午了,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人仿佛要被烤焦似的。寇准跪在日头下面,足足有一个时辰,脸上的汗水像水泼似的,一个劲地往下流,脊梁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这下子李氏可沉不住劲了。常言说得好:一日夫妻百日恩,她罚寇准也是由于恨铁不成钢,她也只是希望自己的丈夫早日成就一番大事业,没想到他不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导致这样的结果。李氏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怎么忍心自己的丈夫受苦呢!李氏偷眼看了看寇母,寇母两眼闭着像养神似的,一点儿反应都没有。李氏没法,只好“扑通”一声也跪到寇母面前。寇母一看李氏讲情,这才气愤说道:“寇准!我告诉你说,你既然行了拜师之礼,媳妇就是你的教师,对于教师,不得无礼!听见了吗?”

“听见了。”寇准满脸汗水,连连点头。

“看在你媳妇的份上,我姑且饶你一回,若再有下次,我非罚你跪上一年不可!”寇母又狠狠地说道。

从此以后,寇准再也不敢偷懒了。尽管比不上苏秦头悬梁、锥刺骨,但也天天早起晚睡,刻苦攻读,孜孜不倦。几年过去后,寇准已是经纶满腹,才华横溢了。那字写得更是出类拔萃,无可挑剔,什么秦篆、汉隶、魏碑、唐草,样样拿得起,放得下。

传说寇准扮判官倒写梅花篆,斩了潘仁美(潘美),皇帝赵光义封他为“吏部双天官”。赵光义拿寇准写的梅花篆供状,端详了又端详,研究了又研究,大赞其字之妙。于是问道:

“寇爱卿,你双手同时写字,不知道哪位高师所教?”

“贱内。”寇准随口答道。

“啊!”赵光义大吃一惊。接着寇准便把自己如何拜师的事从头到尾,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皇帝赵光义深感李氏之贤,就封李氏为“一品诰命夫人”,赐金冠一顶,红袍一套,玉带一条。

更为民间传诵的则是诸葛亮夫妻的故事。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北战,治国安邦,为蜀汉的发展立下了赫赫功劳,他不但是我国历史上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而且是一名有才能的军事家。但同时,他的成就与其贤内助黄氏的辅佐是密不可分的。关于诸葛亮与黄氏爱情的传说很多,现在我们只讲述一下诸葛亮是不爱美貌爱高才,如何与黄氏结为伉俪的故事。

诸葛亮,琅玡阳都(今山东沂水)人。少时生活十分困苦,三岁时母亲去世,八岁时父亲也告别了人间,家中只留下了未成年的四个孩子:哥哥、姐姐、小弟弟和他。二老去世不久,哥哥出外谋生,诸葛亮和姐姐还有不懂事的小弟弟仍留在家乡苦度时光。俗话说:深山出凤凰,贫家出好郎。诸葛亮既吃苦耐劳,又聪明能干,而且长得相貌堂堂,十里八村的人们谁见谁夸。诸葛亮从小就胸怀大志,要超管仲、胜乐毅,长大后安邦治国。于是他白日里辛勤耕作,到夜晚就挑灯苦读。久而久之,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典章兵法倒背如流。

有一天,诸葛亮在蒙山脚下锄地拔草。休息的时候,心里琢磨昨晚学习的“八卦阵”。他想:“那‘八卦阵’奥妙无穷,有朝一日领兵打仗,必定能派上用场!”于是他在地上演习起来。他先用树枝画好阵盘,再用石子布起阵法,嘴里念着‘八卦阵’的歌诀儿:“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用来当作阵法各门的石子都摆好了,可就是那“开”门的子儿不知摆在啥地方,急得他抓耳挠腮,心里一个劲地责怪自己:“诸葛亮呀,诸葛亮!你这兵法咋学得这么窝囊?要是这样去指挥作战,千军万马也会毁于一旦!”忽然,“吧嗒”一声,头上掉下个桑葚来,不偏不倚落在阵盘上,沉思中的诸葛亮被吓了一跳。他抬头观看时,从树顶上“腾”地跳下一个大闺女。只见她生得黑面黄发,虽说五官还算端正,可丑得让人怎么看怎么不舒服。那丑女子倒还挺大方,笑盈盈地看着诸葛亮:“大哥哥,什么事把您愁成这样?我能不能帮您的忙?”诸葛亮把脸一歪,生气地说道:“采桑娘,采桑娘,不要多嘴论短长。男儿自有男儿志,山村野女难猜量!”那丑女子听了微微一笑,也随口唱道:“种田郎,种田郎,不要下眼把人量。好汉还得众人帮,逞强只有犯愁肠!”

诸葛亮一惊,心中暗想:“这丫头的嘴真利落!可和这种又丑又野的妮子磨牙,犯得上吗?”于是他缓和了一下气氛:“您虽然伶牙俐齿,不在人下,但我这个忙,不是您能帮得了的。”丑女子笑道:“恐怕现在只有我才能帮您呢!”诸葛亮压下去的火又上来了:“您不要自命不凡,我是在研习兵法战术、布阵打仗呢,你懂吗?”丑女子冷冷一笑:“我看你学到的那点兵法战术只不过是皮毛而已。”诸葛亮听了后火冒三丈,涨红着脸喊道:“我饱读兵书,熟知兵法,而你却鄙视我,你有能耐,先说说地上布的是什么阵?”丑女子仰着头答道:“我看什么阵都不是,不像骡子不像马!”诸葛亮听后哈哈大笑说:“连阵法都不懂,还要口出狂言帮我的忙哩,快回家喂你的蚕去吧!”丑女子并不示弱,回敬道:“我看你呀,快回家关上门读上三年兵书再到这里布阵吧!连‘八卦阵’都摆不囫囵还自逞高强呢!”诸葛亮心里“咯噔”一下:“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她竟然知道什么是‘八卦阵’,看来还不能小看哩!”想到这里便平和地问道:“请问这‘八卦阵’缺了何处?”那女子扳着指头说:“‘八卦阵’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心中无‘开’,阵法不全,战场如此,到头来只有担‘惊’受创了。”一席话说得诸葛亮大惊失色,急忙拱手说道:“大姐说得不差。请教大姐,这‘开’门摆在什么地方呀?”丑女子一笑:“那不早帮你摆好啦!”诸葛亮低头一看:“天哪!刚才掉下来的那粒桑葚正好和那七块石子一起布成了完整的“八卦阵”!诸葛亮惭愧得无地自容,赶忙施礼:“大姐才气不凡,确确实实称得上是我的师父。我方才多有冒犯,还望大姐多多海涵!”丑女子急忙还礼——“小哥哥过奖了,我实在算不上什么高才,又怎么敢妄作您的师父呢?我也只不过是学了点皮毛。”诸葛亮听了,一本正经地说:“这点皮毛我也得再学好几年,希望大姐多多指教!”

………就这样,两人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亲密。

这个女子小名叫阿丑儿,出生于官宦世家。她父亲黄承彦曾多年在朝为官,人品、学识朝野闻名,后因对时政不满,就辞官回家务农。黄承彦平时经心传授女儿各种知识,由于那阿丑儿本来就聪明过人,学习时又格外用心,不几年的工夫,便已是满腹经纶: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精于诗画,长于兵法了。

阿丑儿和诸葛亮自从那次相识后,两人就经常在那棵桑葚树下一块攻读兵法,研究学问。从此,阿丑儿回家张口闭口夸诸葛亮聪明、勤学,黄承彦本人也对少年诸葛亮的才学早有耳闻,在阿丑儿敦促下,黄承彦便将诸葛亮收为关门徒弟。黄老先生很喜欢诸葛亮,他巴不得把浑身的解数全都传授给他,诸葛亮如鱼得水,学习得更起劲了。

有一天,两人把“八卦阵”的攻守演习一番之后,阿丑儿说:“爹爹和我商讨过,这‘八卦阵’虽是古人发明出来的好阵法,用兵打仗非学好它不可。可如今光靠它还远远不能保证打胜仗!因为敌我双方都熟知它。你既有治国安邦之志,为何不想法创造出一种新阵法以克敌制胜呢?”诸葛亮连连摆手道:“请你不要抬举我了,我哪是能创造出新阵法的人呢?”阿丑儿正色道:“世上只有懒人,没有笨人。古人能创造出‘八卦阵’,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研究出一种新阵法呢?你只要大胆地努力,成功是会属于你的。”经阿丑儿再三鼓励,诸葛亮也就有信心了。

诸葛亮开始研创新的阵法了。他施出了浑身解数,有时喜出望外,有时垂头丧气,阿丑儿则一直在旁边给他支持和鼓励。最后,诸葛亮费尽心机,终于发明出一种“八阵”来。这种阵法吸取了“八卦阵”、“长蛇阵”、“九曲黄河阵”、“天门阵”等阵法的长处,能攻能守,易于围歼,经反复试用,百战百胜。诸葛亮喜得眼里直泛泪花,感激地说:“好姐姐,这全是你和师父的一番心血啊!阿丑姐,你能帮我一辈子吗?”阿丑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又不忍心嗔怪他,只能羞答答地说:“你怎么净说傻话——我要是个男子还可能一辈子与你奔走天下。一个女子怎么能一辈子光跟着你呢?”诸葛亮一听,立刻涨红了面孔。他想到他们二人朝夕相处,互帮互学,感情深厚,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必须得分手,立刻感到万分伤心!诸葛亮也不看“八阵”了,两眼直勾勾地望着远方,眼泪在眼里直打转转。看着他伤感的样子,阿丑儿心里也十分难过,她想:诸葛亮为人忠厚赤诚,既有满腹经纶,又有百里挑一的人品,日后若能嫁得这么个郎君,我该有多幸福!只可惜自己长了一副丑容,而世上哪个男儿不想娶个漂亮媳妇呀?不过,诸葛亮气度不凡,也许他能超越世俗,会做与他人不同的选择?!但是,婚姻大事谁能说得清呢。就这样,两人无言地呆了半天,恋恋不舍地分手了。

诸葛亮回家之后,茶不思,饭不想,一天到晚光叹气。嫂子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也不说。这样一来,嫂子可着急了。因为诸葛亮哥哥临去东吴做官时,再三嘱咐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如果诸葛亮有个三长两短那该怎么办呢?嫂子思前想后,忽然心生一念:男孩子大了,是不是想成家了。于是她把诸葛亮叫到面前说道:“我今天算猜中你的心事了。不用愁,不用急,我这就托人给你说亲去。”诸葛亮一听,还以为她知道了他和阿丑的事,于是就红着脸说:“嫂子操心也没有用,你知道人家愿意不愿意?”嫂子把手一拍说:“凭你的相貌、人品、学识,谁家的姑娘会不愿意?!”

一听说诸葛亮要娶亲,四州八县,十里八村,大家小户都跑来和他攀亲戚。谁知说了一个又一个,不管闺女容貌有多俊、家有多富,诸葛亮全都不答应。这样一来,嫂子又着急了:“好弟弟,这么多闺女你都看不中,你到底是想寻月亮里的嫦娥,还是想作玉皇大帝的女婿?”诸葛亮回答:“男儿娶妻,一为的是成家过日子,二为的是建功立业有个好内助。对于容貌丑俊,都是小事。”嫂子很为难:“娶个会过日子的媳妇倒不难,找个建功立业的好内助可不容易!但是,不管怎么样,嫂子要给你娶个称心如意的媳妇,你放宽心好了。”

我们回过头来再说与诸葛亮分手后的阿丑,一天到晚不是坐着呆呆地发愣,或是找个角落暗自垂泪,父亲反复询问、劝说也无济于事。阿丑是父亲的心头肉,虽说相貌不漂亮,但品德、学问可是千里挑一。看着闺女这副模样,黄承彦急得团团转。有一天,他忽然想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阿丑已到了该找婆家的年龄了!我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必须找个好女婿,否则,一则对不起早逝的妻子,二则可惜了女儿的德行与学问。我看阿丑的脾性、志向和诸葛亮差不多,可是容貌诸葛亮能看中吗?不过,听说成千上万的人家都想选他作女婿,他就是不答应,也许他有不平常的打算?黄承彦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阿丑,阿丑虽然没说什么,但眼中却露出了笑意,脸上的愁容也立刻消失了。

第二天一大早,黄承彦来到诸葛亮家,对他嫂子说:“我家有一小女,论容貌万万配不上你家老二,可论品德、才能,不是老夫夸口,她确能配得上你小叔子。今天老夫不拘俗礼,亲自登门为小女求婚,不知夫人意下如何?”嫂子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听人说,这老先生的闺女虽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可也听说,那闺女的容貌够丑的。凭我小叔子的才和貌,怎么说也不能找她呀!于是急忙说:“老先生的来意我明白了,不过我得与弟弟商量商量,同时还得听听他哥的意见。就请您回去等我们的回音吧!”黄承彦嘱咐了一番,才回家去了。

嫂子一问诸葛亮,诸葛亮满口答应。嫂子苦口婆心地说:“好兄弟,我虽不是那种只重外表不重内里的人,可你俩从外表上看也太不般配了,婚姻可是终身大事,你得三思呀!”诸葛亮红着脸说:“嫂子只管同意就是,娶了阿丑,我谢您还来不及呢!”嫂子也了解诸葛亮的脾气,叹了口气说:“咱先甭做决定,明天去相相,相中了,给你娶,相不中,咱再找别人!”诸葛亮也只好听从嫂子的安排。

嫂子到了黄承彦家,从头到脚把阿丑打量了一遍:阿丑虽说面、发之色不好看,但也不像外人传得那么吓人。再和阿丑攀谈起来,更觉得这女子知书达理,才分过人,文静贤惠,气度不凡。不由得心中大喜。她对黄承彦说:“我们两家就准备办喜事吧!”

过了几个月,远近各村的人们听说诸葛亮办喜事了,都跑来庆贺,看热闹。有些人一看他娶得是阿丑儿,七嘴八舌议论不休,有的说诸葛亮傻,有的说他是一时糊涂,可是诸葛亮却毫不在意。结婚以后,小夫妻互敬互爱,你帮我助,生活十分美满。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和黄夫人告别了充满甜蜜回忆的隆中隐居生活,去辅佐刘备打天下。从此,黄夫人协助丈夫征战不息: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五次北伐、七擒孟获、治理蜀汉,同甘苦,共患难,可谓功绩赫赫。到此时,人们才认识到了诸葛亮在婚姻大事上的远见卓识。因此,这对夫妇的爱情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

关于自己找婆家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什么婆家再富有,女人也不能要钱贴补娘家人 原因很现实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