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梦境解析心理学 > 文章页面

盘点环境地理常识大全

环境地理学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的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掌握一些基本的环境地理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人类社会以及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首先,地球是一个由陆地和海洋组成的行星。
陆地面积大约有 148,940,000 平方公里,海洋面积则为 361,132,000 平方公里。
而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由水覆盖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是陆地。
大气层是地球上最外层的一层气体,在地面表面空气压强约为 101.32 kPa,而在大气层中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压强逐渐减小。
其次,气候是指一定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天气状态。
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球的自转、公转、太阳辐射、地形、大气环流、海洋流等。
因此,不同地区的气候也会有巨大的差异。
例如,赤道地区气候炎热潮湿,而极地地区则极端寒冷,气候之间还有季节性差异。
第三,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生长和维持生态系统的主要基础。
土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其中无机物包括矿物质和土壤颗粒,有机物则是腐殖质、生物体等的残体。
接着,水资源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资源之一。
在全球水资源总量中,只有 2.5% 的水是淡水,而这些淡水中有 70% 位于冰川、冰盖和地下水层中,只有 30% 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
但是,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有些地区一年四季都缺水,而有些地区则水资源充足。
最后,环境地理学也关注着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例如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资源开采、工业生产和城市化等。
这些活动会改变自然环境,引起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总之,环境地理常识涵盖很广泛的范围,但是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也有助于我们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